請選擇 進入手機版 | 繼續訪問電腦版

九龍柔道會資訊台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545|回復: 0

日本柔道的沿革

[複製鏈接]

226

主題

4

回帖

853

積分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積分
853
發表於 2023-10-3 01:23:2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柔道的前身是柔術。柔術是日本一種古老的角力(包括踢打摔拿)活動。遠古時代,人類為了生存所需,經常與野獸搏鬥,進入部落社會後,為爭奪領地與財富,導致人與人之間的搏鬥,從而產生了柔術的摔原始雛形。在日本兵庫縣西宮山古墓出土的公元三至七世紀陶土遺物上有角力圖形的裝飾;在公元八世紀的兩本古書《古事記》,《日本書記》中,就先後記載了高天原的建御雷神和出雲的建御各方主神比力量;垂仁天皇七年條目中,記錄了野見宿彌與當麻蹴速角力。這些記錄都可看作是日本相撲與柔術的起源。
日本奈良、平安時代(公元八至十二世紀)每年七月都在皇宮中舉行角力比賽。
經過世代相傳後,逐漸分流成兩派系:一為今日之相撲運動,另一為柔術活動。
柔術是以實戰為目的,為武士在戰爭中攻防所用,興盛于全國並形成了各流派,其中最古老的流派為:提寶山流、竹內流,澁川流,荒木流、關口新心流等(流即“流派”)。
中國與日本是一衣帶水的鄰國,在地理上十分接近。歷史上,中國的文化也直接影響了日本社會的發展。在中古時代,中日兩國就出現了互派使節,相互交流的情況,尤其在唐朝以後,兩國的交往更為頻繁,唐代的遺風現在日本各地還有保留。其中,中國的拳術對日本古老的柔術發展有着一定的影響。
明朝,有位失意學者陳元贇,通經益書,因試進士落第,在1613年,赴河南登封縣少林寺修行拳法,得少林精髓。明代天啟元年(1621年),陳元贇隨使節單鳳翔東渡日本。其間曾兩度返國應試,却總是落選。後來明亡,清廷捕拿明亡志士,陳元贇險遭追捕,最終于1659年歸化日本,定居江戶(今東京)城南“國正寺” ,開始傳授中國拳術。其門生有:福野七郎右衛門、三浦與次左衛門,矶貝郎次左衛門。他們學成後,自立門戶,創建了福野流、三浦流、矶貝流等流派,為日本柔術的發展作出了貢獻。
在明朝同一時期,日本有一位兒科醫生秋山四郎,來中國拜著名醫學兼武術家博轉為師,精心研究中國醫術和拳術。歸國後,他獨樹一幟,創造了捕手三百手,創建了揚心流。
在陳元贇與搏轉的傳三授下,大明捕捉術與中國拳術在日本廣為流傳。他們的學生又在此基礎上將之與日本固有的柔術相結合,再加以提煉與創新。据考証,後來形成的四十六個新的流派均為陳們及搏轉的支系,共有福野流、三浦流、矶貝流、起倒流(由福田流傳人寺田平創建)、揚心流、真之神道流、天神真揚流(由秋山四郎傳人矶又右衛門將揚心流和真之神道流組合而成)、制剛流、良移心當流、日本本傳三浦流、极心流、灌心流、為勢得自天真流、自剛天真流、吉岡流、為我流、氣樂流、鐘卷流、柳生流、淺山流一傳、不迁流、相水执流、真貫流、同及舌间流、貫心流、无相流、无双流、力倍流、大東流、武头八恆流、小山流、楠流、義經流、義層一心流、四天流、水月流、梶原流、夢想流、移心硺磨研月流、直心流等四十三個流派。另有制剛心照流、轉心流、心海流雖己消亡,但亦為陳氏及博轉的傳人。
日本在明治維新(1867年)前,還是個群雄割據的封建 “戰國時代” 國家。崇拜武士道精神,以柔術為主的武士與平民等級森嚴。武士有特殊的社會地位,享有種種特權,武士還可以佩刀,並以凶殘的打鬥方式來維護自已的利益與統治地位,他們的行為早已被日本平民所唾棄。明治維新後,日本走上了資本主義的道路,隨著封建制度的解體,一般日本國民將傳統的東西,不論好壞,一律廢棄,使原有的“武士” 階層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因此柔術也隨之受到泠落並遭到禁錮。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九龍柔道會資訊台

GMT+8, 2024-12-5 03:33 , Processed in 0.05899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